6月4日早晨7时,在河南省胸科医院介入手术室,我国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河南省胸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袁义强带领瓣膜团队,会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团队共同实施了两例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Hanchor 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植入。该项手术成功实施在河南省内尚属首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一位患者是84岁的王大爷,五个月前出现活动后突发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并伴随无明显诱因胸痛、背痛。另一位患者是75岁的张大爷,一个月前出现活动后或夜间睡眠过程中胸闷伴气促、头晕、恶心等症状。
近几天来,两名患者症状加重,分别来到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十一病区治疗。该病区副主任(主持工作)王磊检查发现,王大爷患有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闭不全,主动脉瓣反流面积10.5平方厘米;张大爷也患有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反流面积达17.6平方厘米。
王磊说,这两位患者胸闷、呼吸困难等各种心衰症状主要就是因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导致的。
在例行的多学科会诊上,河南省胸科医院瓣膜团队专家袁义强,我国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河南省胸科医院名誉院长朱汝军,王磊(心内科)、卢甲(心内科)、杨瑞(医学影像科)、纪淑姣(超声医学科)、孟宪慧(麻醉科)、刘建华(体外循环科)、赵杰娉(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郭迎春(麻醉科)和秦小金(介入手术室)等进行共同讨论,由于王大爷在半月前刚做过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而张大爷患有高血压、肝炎等疾病,因两位患者高龄,体重轻,基础疾病多,外科手术风险极大,适合TAVR术,截至发稿时止,河南省胸科医院今年实施TAVR手术已达99例
目前,TAVR术快速发展在逐步完善中,我国自主研发的Hanchor 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已经进入三期临床阶段,该技术和以往的TAVR瓣膜系统相比优势体现在,主动脉瓣反流患者由于存在着缺乏钙化定位点、瓣环较大及升主动脉扩张等解剖特性,所以临床上一直缺乏能够有效使用的植入器械及系统。
Hanchor 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是国内首款球扩式经股静脉(股动脉)入路的可以治疗单纯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瓣膜产品,该产品良好的调弯性能能够轻松过弓和保持同轴,定位键能够轻松定位窦底。
专家充分讨论后决定为该患者使用Hanchor 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在超声指引下,袁义强、王磊、卢甲等专家共同为两位患者进行手术。
手术进行顺利,两台手术的导管操作时间分别为20分钟和10分钟。
术后超声显示王大爷、张大爷的主动脉瓣反流面积分别从术前的10.5平方厘米、17.6平方厘米下降至几乎无返流,表明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术后,两位患者即刻转入ccu,目前恢复顺利。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北极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9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